什么是非二元性别呢?|小声声课堂第6讲
时隔两周,小声声又和大家见面啦!(有没有想我呢?)
上一讲是跨性别现身日特别策划。小声声为大家讲解了现身日的含义与由来,以及在这一天,我们可以做些什么。
而关注我们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,跨之声今年现身日的主题是「关注非二元性别」。
非二元性别者也是跨性别群体中的一员。不过,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非二元性别呢?
不用担心,今天小声声就延续我们现身日的主题,为大家进一步科普非二元性别。
1
在开始讨论之前,小声声需要解释一下「非二元性别」与「性别酷儿」的概念。
目前,国内的学界与运动界等对于「非二元性别」与「性别酷儿」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,可能还没有统一的认识。
在此,小声声综合多种观点,决定主要采取「非二元性别」的表述,并主张该概念涵盖了所有不认同自己为女性或男性(即二元性别)的人。
至于「性别酷儿」与「非二元性别」的关系,小声声认为可以先搁置争议,不需要太过纠结啦。
当然啦,大家对此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理解,同时小声声也建议大家,尊重每位朋友对自己的认识、定义与表述。
非二元性别的英文是Non-binary
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
好了,现在让我们言归正传吧。
从某种程度上讲,二元性别框架可以说是人为设定的。而显然,这样的框架会使得许多个体被排除在外。
例如,认为自己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的朋友,认为自己没有性别的朋友,以及否认二元性别概念的朋友,如此等等。
非二元性别(Non-binary),就是用来描述和囊括所有男女二元框架之外的人们的伞式术语(Umbrella Term)。
需要指出的是,在西方语境中,这个词与「性别酷儿」一般没有太大的区别,因此经常是通用的。
2
在「非二元性别」这一概念之下,还有非常多元的非二元性别的类型。
在此,小声声选取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类型,以便大家理解。
流性别
认为自己的性别可以在不同性别中流动变化的情形,可能会被定义为「流性别」(Gender Fluid)。
流性别者的性别认同并非某一固定的类型,一般也不会在某几个特定的性别之间切换,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流动,并可能经历整个性别光谱。
实际上,有许多观点认为,人的性别认同本身就是流动的。不过,流性别者的流动性通常表现得更加强烈。
流性别骄傲旗
双性别
认为自己的性别包含了两种性别的情形,可能会被定义为「双性别」(Bigender)。
这里的「两种性别」,常见的即为男性与女性,但也可以是多元性别视角下的任何两种性别。
而「包含两种性别」,既可以是指这个人同时具有这两种性别,也可以是指这个人的性别可以在这两种性别之间切换。
以此类推,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性别包含了三种性别的,可能会被定义为「三性别」(Trigender,有别于「第三性别」)。
而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性别包含了所有性别的,则可能会被定义为「泛性别」(Pangender)。
无性别
而认为自己没有性别的情形,可能会被定义为「无性别」(Agender/Non-gendered/Genderless)。
有时,人们也会使用「性别中性」(Gender Neutral/Neuter/Neutrois)的表述。
无性别者一般对任何性别都没有归属感,或者是认为性别并非自身的核心特质。
无性别骄傲旗
3
在跨性别群体中,非二元性别者所占的比例,比起跨性别女性和跨性别男性来说相对偏低,但仍占有一定数量。
一项由跨之声参与的跨性别社群调研数据显示,11.45%的受访者认同自己为非二元性别(样本数为353,该调研的完整成果尚未发布)。
跨之声用户调研数据亦显示,约18%的用户为非二元性别者。
我们不妨再看看国外的数据。
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显示,有13%的跨性别者自认属于性别二元框架之外。
一项来自苏格兰的跨性别心理健康研究显示,25%以上的受访者是非二元性别者。
一项来自以色列的样本数为2225的人口普查研究则显示,35%的普通人认为,其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男与女以外的性别。
(上述三项国外的调研数据,转引自英国诺丁汉性别焦虑中心Christina Richards等人的综述文章。)
由此可见,非二元性别者在跨性别群体中是占有一定比例的。我们在关注跨性别群体时,也需要关注到其中的非二元性别群体。
非二元性别骄傲旗
4
非二元性别群体的诉求值得我们关注。而令我们欣喜的是,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许多积极的行动。
欧盟理事会在2015年通过决议,要求在各类性别标识系统中增加「第三性别」的选项。
国际民用航空组织(ICAO)也已经更新了有关标准,规定机场的护照检查机器的设置中,必须增加一个标记为X的性别选项。
此外,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丹麦、德国、马耳他、新西兰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爱尔兰和尼泊尔等国,在护照中增加了非二元的性别选项。
Photo by Jaimie Harmsen on Unsplash
在社会生活中,非二元性别者的诉求还体现在许多方面。
一个典型的例子是,洗手间、更衣室、公共浴室等场所,应当为非二元性别者提供空间和帮助。
同时,非二元性别群体在激素干预和手术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多样化的,并且往往有别于跨性别女性和跨性别男性,因此这一需求也需要得到具体对待。
而我们普通人,同样需要做到尊重与理解非二元性别群体,并做出相应的改变。
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改变是,对于非二元性别者采取不带有男女二元色彩的称呼与接待方式。
例如,我们通常不应对这一人群采用「她」或「他」的代称,而需视情况采取「这位朋友」等变通的表述,抑或是采用TA作为代称(在英文中可采用They作为代称)。
Photo by Delia Giandeini on Unsplash
这样的改变,在有些时候可能会显得困难。比如,我们或许习惯了说「这位帅哥」「那位美女」,而要改口称「这位非二元的朋友」可能会感到别扭。
不过,既然这些朋友已经勇敢地去挑战二元框架了,我们又为什么不能试着去改变呢?
尝试改变思维与表达的定式,我们或许会发现语言和生活的别样美感。
5
好了,今天的课堂就到这里啦。
这一讲,我们讨论了非二元性别的概念和一些有代表性的类型,也讨论了非二元性别群体的占比和我们可以进行的改变。
到本期为止,《小声声课堂》关于跨性别基本概念的科普就暂告一段落啦。
从下一讲开始,我们将进入新的环节,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跨性别朋友的认识、相处、社交、情感等方面的疑问。
感兴趣的朋友,请继续在每周五晚上锁定我们《跨之声》公众号啦!
* 本文由跨之声评论部柳橙主笔
参考文献
维基百科「非二元性别」词条
BBC官网.护照上的性别填哪个:男、女、X?. https://www.bbc.com/ukchina/simp/50660226
Fine, C. (2010). Delusions of gender: How our minds, society, and neurosexism create difference. WW Norton & Company.
Richards, C., Bouman, W. P., Seal, L., Barker, M. J., Nieder, T. O., & T’Sjoen, G. (2016). Non-binary or genderqueer genders.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, 28(1), 95-102.
1
END
1
相关阅读